農會 | 全台休閒農場推薦
可以說,農業會三級組織體系及演進至今的臺灣農會組織體系,係由州廳以上層級農會以及兼營販賣、購買、利用的地方層級信用組合為主體,分別加上同級其他農業 ...
農會(Farmers Association)是中華民國特有的農民社團法人組織,也是經營多功能、多目標、連環相輔性的綜合性事業體,其性質兼具教育性、經濟性、金融性、社會性[1]。其業務雖與各國常有的農業合作社(英語對應詞:Agricultural cooperative、Farmers co-op)類似,但本質屬性實有岐異之處,也與德國的農民協會(德語原名:Bauernverband)、美國的農民聯盟(英語原名:Farmers Union)、或日本與韓國的農業協同組合(簡稱農協;英語譯名:Agricultural cooperative),有所不同。
中華民國的基層農會與日韓兩國的農協於日治時期同源,但時代變遷與各國立法精神早有差異,雖乍看功能約略相似,但組織體系本質既已殊途發展,且中華民國的農會會員入會資格依法並不以合作經濟為必要條件。因此,農會與農協的團體屬性並非雷同,也不相當。
農會依據中華民國《農會法》成立,主管機關原為內政部,2000年7月19日《農會法》第3條修正公布後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,在地方則為直轄市、縣、市政府,但其目的事業受各該事業之主管機關指導、監督。目前臺灣各級農會合計302個,每個農會均為獨立的社團法人,其人事、財務獨立。下級農會受其上級農會輔導,但上級農會對其下級農會的約束力,法定職權明顯不足,也難以有效貫徹,不過整體農會體系仍有團體意識存在。
台灣與各國一樣,也有各類農業合作社。這些農業合作社係基於《合作社法》設立的,與基於《農會法》設立的農會性質不同。但農業合作社依《農會法》規定也可以申請加入基層農會為贊助會員。
日治時期[編輯]臺灣在日治時期已有農會組織《三峽鎮誌》依據日人井出季和太1937年的文獻,記載1900年9月三角湧(即當今的新北市三峽區)曾發起設立三角湧農會,為全臺首創,初名「三角湧農會署辦事處」。次年,新竹、和尚州(即當今的新北市蘆洲區)、彰化等地相繼成立農會,後來僅存新竹農...
農會 | 全台休閒農場推薦
中華民國農會 | 全台休閒農場推薦
中華民國農會成立-開展我國農會三級制度之新紀元(農委會) | 全台休閒農場推薦
中華民國農會 | 全台休閒農場推薦
110年各級農會改選實務手冊 | 全台休閒農場推薦
田中鎮農會 | 全台休閒農場推薦
台北市農會 | 全台休閒農場推薦
全台農會 | 全台休閒農場推薦
【臺中市中華民國農會休閒綜合農牧場休閒農場】店家資訊
中華民國農會休閒綜合農牧場休閒農場:中華民國農會為了帶動國內酪農事業發展,於民國58年成立示範農牧場,從事於優良...